国家电网4月14日启动了新一轮充电桩建设,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,新增充电桩7.8万个。项目分布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湖南、青海等24个省份,涵盖公共、专用、物流、环卫、社区以及港口岸电等多种类型。

此前,南方电网也披露,未来4年将投资251亿元投建充电设施,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,充电桩38万个。按此计算,两大电网将投入278亿元,建设45.8万个充电桩等充电设施。

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之一,具有投资大、链条长的特点,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实际上,充电桩不只是独立、物理的存在,背后涉及5G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“新基建”领域,智能充电网也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。

早在2015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就提出,要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、车桩相随、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,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。按照国家能源局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(2011-0520年)》,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.2万座,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,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,私人充电桩430万个,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。

目前,公共充电桩已经提前达成规划要求,但私人充电桩数量仍远远不足。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1月,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.1万个,已经达到车桩比1∶1的要求;而私人充电桩71.2万个,车桩比约为3.5∶1,距离规划车桩比1∶1的要求,还有很大的差距。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,车桩比失衡问题将更加突出,充电桩加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